产品中心
直击MWC25上海:AI站“C”位中国电信有点“潮”!,交通监控作用
2025-06-25 | 作者:产品中心

  中国电信以“智算慧万象 星辰启未来”为主题亮相展会,围绕智能云联、低空无界、智融万象、量变未来、跨界共荣五大板块,聚焦云网融合技术底座与智能化应用创新,全方位展现中国电信的技术突破和创新成果。

  “Its so cool!”在星辰绘影展区,一条“大长龙”队伍现身——只见来自全球的参会者们将其“包围”。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他们依次对着摄像头摆起了姿势,然后经过AI工具的加持,上传后的照片立即生成动画版的人像,并现场完成打印或制作成100多份可爱的纪念品;此外还有儿童陪伴机器人贴心互动、智能机器狗跑步随行,以及各类技能点满的AI终端设备,可谓AI元素爆棚……

  一走进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N3馆的中国电信展区,低空经济区域无疑成了“显眼包”,系留式无人机、取水无人机、M350多旋翼无人机等引人驻足观看。

  作为新兴领域,低空经济正成为推动经济增长、促进产业升级的新引擎。大势之中,中国电信深度融入低空经济发展浪潮,通过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体系、低空基础设施能力体系,打造专业管理平台以及推动多领域应用落地。现场工作人员表示,低空基础设施系统通过高精度导航无人机载具搭载多模态感知阵列,实现了三维空域全要素智能监测,为智慧物流、城市空中交通(UAM)、应急救援等低空经济核心场景提供关键基础设施验证能力。

  此外,针对低空安全管理需求,中国电信搭建了由“1个基础平台”+“N类低空基础设备”组成的城市级低空基础设施总体布局,通过5G-A毫米波基站、RID设备、低空雷达等多元技术融合,构建起“全天候、全空域、全目标”的立体感知能力,特别是在要地防控和航线保护等关键场景,实现了厘米级定位精度和毫秒级响应速度,全面保障低空安全、有序、高效运行,目前已在杭州、苏州、合肥等多地开展试点。

  随着通感一体技术的深入应用,中国电信正将这项能力辐射至更多城市安全领域,比如被应用于黄浦江航道的水域通感一体技术,能够让货轮还没靠近桥梁就收到防撞提醒,雨天雾天通航效率丝毫不打折扣;5G湖泊巡视系统,通过5G无人机+AI识别实现河湖禁捕智能巡查,助力“河湖禁捕”“河长制”政策高效执行;再如无人机物流运输方案,在紧急医疗救援、自然灾害救援等紧急情况下,帮助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

  移步至“智能云联”展区,其核心的“息壤”一体化智算服务平台致力于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让算力调用像水电般便捷使用。通过Triless架构实现资源、框架、工具“三重无感知”,企业无需操心算力资源获取、训推框架选择及复杂开发工具学习即可轻松落地AI应用。

  在“全国首个国产万卡智算集群”展项中,中国电信展出了位于北京和上海的两个全液冷国产智算万卡集群,成本极致、安全可靠、绿色低碳、高效智能的“翼立方”新一代AIDC基础设施,为智算业务筑牢底座,有力支撑了中国大模型产业的发展。同时,中国电信在业界率先构建了首个基于800G的广域智算中心互联网络,融合IP、光传输前沿技术,打造领先智算网络底座,实现了智算中心的高速互联与跨地域、跨层级、跨主体的算力协同调度;通过定制化算力路由器,构建泛在敏捷、弹性高吞吐、广域无损的城域智算网络(COMAN),实现城域内云边/边边算力资源整合,“以网强算”“以网补算”,为千行百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速。

  在率先开启城市全面数字化转型的上海,中国电信创新打造了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底座——智云网络,基于50GPON、Wi-Fi7、5G-A技术,实现万兆高速接入,构建集中云与边缘云的协同架构,满足新兴业务需求。依托上海智云网络大内网双IP智算底座,中国电信加载了算力、云、安全等领域的各类政企产品,惠及千行百业。

  来到智融万象的展区,多种成果亦吸引众多参会者的目光,比如为孩童打造的儿童陪伴桌面机器人,支持主动提问、智能引导,还能进行情感识别,向家长推送心情日报与学习状态,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天翼陪跑四足狗,不仅是运动时的科学伙伴,更能化身生活助手,轻松完成取物任务;搭载自研星辰大模型矩阵的天翼AI手机,能够为用户带来智能翻译、伪造视频监测、全语音交互等智能通信体验;可轻松调用行业大模型与定制化应用的天翼AI云电脑,推出专属智库功能,融入量子安全技术;全面升级的AI应用中心,汇聚海量优质应用,用户无需更换设备即可体验智能写作、PPT生成、智能阅卷等高效办公功能;基于智云上海网络的AI家智屏,作为集存算、控于一体的智慧家庭中枢,能够针对智能家居场景中的多种问题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带来舒心生活。

  “这些智能化应用的背后,是坚实的AI技术能力支撑。”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道,通过持续的技术深耕与场景创新,中国电信推动AI技术走出实验室,深度融入产业发展的血脉,聚焦产业一线核心需求,开发了一系列解决实际痛点的智能化应用。

  不同于以往大会所展示的语音识别大模型,此次展出的大模型有了较多新变化。比如“TeleNavi问道”语音定位导航大模型,据工作人员介绍,该模型可以在无GPS、无网络、无地图环境下实现5米级精准定位,有效解决老年人打车难问题;应急监测预警视觉大模型,依托海量视频资源与云网融合优势实现灾情预警、智能巡检、快速检索等功能,帮助吉林、河南、青海等多地筑起灾害防控智能屏障;天翼视联国际版平台,深度融合AI视觉、边缘计算与云端协同,覆盖零售客流分析、工厂安全生产监控、交通枢纽智能巡检等复杂场景;见微安全大模型,创新打造“以攻促防”闭环机制,能主动探测风险,实时拦截越狱攻击、数据泄露等威胁,实现大模型系统内生安全能力的全面提升。

  在展台现场,观展者还能解锁通信领域最前沿的量子科技,亲身感受量子密话定制终端手机,收获量子技术初体验。量子密话融合了“定制终端+量子密钥+国密算法”,实现端到端语音加密,一话一密。

  其中,定制终端中还搭载了量子密信App,这是全球首个运营商级量子安全即时通讯与办公平台,为政务、政法、应急、能源等各行业提供安全可靠的通信服务,目前全国用户规模已突破550万。

  国内首个具备“量子优越性”能力的超量融合量子计算云平台也十分瞩目,这个融合了天翼云超级算力和全国最大规模超导量子计算集群的“最强大脑”,拥有中国电信完全自主的量子应用开发语言体系,已经吸引全球60多个国家的用户“打卡体验”,平台访问量突破3000万,实验任务数超过160万次。

  现场还展出了量子安全基础设施系列设备,基于全球首个融合QKD(量子密钥分发)和PQC(后量子算法)的分布式密码体系,建设全球首个天地一体的量子安全基础设施,为量子安全业务规模发展提供基础支撑。目前已在全国16个重点城市布局,为这些地域的信息传输套上了一层安全可靠的“量子防弹衣”。

  作为世界一流的数智科技服务提供商,中国电信国际公司海外分支机构遍及全球53个国家和地区,业务范围覆盖亚太、欧洲、中东非和美洲等地,拥有海缆53条,国际传输带宽超过144T,国际网络节点251个,全球直营数据中心15个,服务网点与网路能力的全球布局已基本形成。

  在亚洲,中国电信主导发起的亚洲直达(ADC)国际海缆,全面提升亚太地区通信能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布局AI等前沿领域提供坚实支撑;在中东非国家,中国电信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开放视联网原子能力底座,助力当地智慧城市建设,以数字化技术赋能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在欧洲,中国电信赋能车联网,提供全球一点接入解决方案,全球漫游、全球短信、全球语音、全球覆盖,助力汽车智能化出海;在东南亚,中国电信手机直连卫星业务为老挝等复杂地理环境地区提供高品质卫星通信服务,助力弥合数字鸿沟。

  中国电信还积极推进境外云资源能力建设,天翼云已形成海外“9+30+X+N”的云网基础设施布局,建立起全球高速互联的智算云资源体系。未来,中国电信将继续夯实AI+基础设施融合底座,深化AI+大模型技术研发,加快AI+行业创新应用,以开放之姿,与全球伙伴同心同行,共研AI新能力,共创AI新价值,共拓AI新图景。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